关注民众愿景,传递底层诉求

  相关资讯
标题:
工具:
简介:
中文提示词:
热热热!“六月逢闰,夏季不退”有科学依据吗?
发布时间:2025-07-05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 赵萌萌)今年恰逢“闰六月”,年长384天。“双春闰六月,伏天蒸桑拿”,最近的高温天气和进入闰六月有关吗?闰六月是否让今年夏天更热更长?

北方高湿高热,“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

最近北方多地天气非常闷热,堪比常年七月底八月初的大暑时节。据中央气象台7月4日消息,4日白天,大范围高温持续,陕西关中、山东中部、河南东部等局地可达40℃以上。不少北京网友用“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表达这次7月初的异常高湿度天气。

“今年夏天,我国整体气温较常年偏高,呈现出‘北雨南热’的特点——北方降水偏多且频繁,南方雨水偏少但高温强度大。”7月4日,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7月3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消防员在成都市锦江区进行排涝作业。图自新华社

天热和闰六月有关吗?

有观点认为,闰六月形成“双春年”,夏季时间延长至四个月,可能加剧冷暖空气的拉锯战,导致极端天气,真的是这样吗?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王爽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闰月仅仅是一个为保证阴历年能和阳历年同步而做的‘数学游戏’,与地球的具体气候无关。”

王爽介绍,阳历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义一年,一年共365-366天;阴历按月球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约29.53天)定义一月,一年12月共354-355天,与阳历相差约11天。为了保证阴历年和阳历年同步,就需要在部分农历年份中增加一个闰月(大概每2-3年就要增加一个)。置闰的具体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定。增加的闰月在六月之后,就称为闰六月。

据了解,今年的闰六月从公历7月25日开始至8月22日结束,共计29天。上一次的闰六月出现在2017年,今年过后,下一次闰六月则将在2036年出现,是农历丙辰龙年。

“最近的天气异常,和闰六月没有关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也认为,“最近几天的湿热,天气上看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主要是副热带高压提前西伸北抬,高压脊西北侧的黄土高原、华北地区天气扰动较多,水汽输送充足,降水偏多;从气候上看,主要是因为前十余年北方雨水总体偏多,土壤湿度大,植被生长好,蒸散发比较强,本地的水汽供应量也充足,有助于提高空气湿度。”

预计今夏北方“雨热同期”,高温将与强降雨交替出现

天气气候的季节内循环,不仅和公历季节以及二十四节气有关,还和大气过程,以及气候长期变化及其背景有关,比如全球变暖主要由碳排放等人类活动驱动,远超闰月等天文现象的影响。

胡啸告诉记者,“双春闰六月,伏天蒸桑拿”背后的逻辑,更多的可能还是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即夏季风带来降水的同时伴随高温。“当副热带高压强盛时,其笼罩区域高温范围广;在副高边缘,水汽条件好,就易形成强降雨天气。”

“预计今年夏季全国整体温度将相对偏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高温伏旱。对北方地区来说,高温将与强降雨交替出现,导致间歇期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胡啸说。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访问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