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众愿景,传递底层诉求

  相关资讯
标题:
工具:
简介:
中文提示词:
中国车市迎来新变革 2025年度中国汽车消费质量观察发布
发布时间:2025-03-15

对于中国车市来说,过去的202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汽车市场以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的产销规模,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并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在这一年里,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并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车市迎来新变革。

回顾2024年,虽然国内消费依然平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旧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但由于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多措并举共同激发车市终端消费活力,推动了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稳中向好,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的规模。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市场在持续发展与变革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创新高。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各种消费投诉问题仍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在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25中国汽车消费指数观察报告如约发布,在回顾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展望2025年中国车市的新发展。

全年产销稳中有进

中国品牌乘用车表现亮眼

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在上半年整个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最终能取得双双增长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下半年乘用车不断释放的政策利好,最终拉动了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过去的2024年,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我国乘用车产出连续两年在2500万辆以上。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2%,销量占有率比上年提升9.2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一年相比,除韩系品牌销量微增外,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降。2024年,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58.9%、69.5%和64.7%,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一年相比,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中国一汽销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奇瑞汽车销量小幅增长,其它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一年相比,一汽大众、特斯拉和广汽丰田销量呈两位数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从近几年库存情况来看,2017年厂商库存达到最高位,之后逐渐下降至2021年最低点,库存压力再度逐步回升,2024年下半年终端延续热销态势,厂商库存加速消化。2024年末汽车企业库存量为110.6万辆,同比下降3.9%,库存压力较2023年有所缓解,总体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新能源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

高端品牌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增加

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

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 与上一年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有所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60%,较去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40%,较去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较去年也有明显提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5.3%;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105万辆,同比增长40.2%,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9%。

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给中国汽车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带来了机会。2024年,在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B级电动化趋势明显,C级和D级电动化引领消费升级,以问界等车型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快速发展,促进高端品牌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车投诉明显增多

汽车产品进入消费纠纷新常态

中国汽车市场在持续发展的同时,消费投诉问题依然备受关注。这一年,汽车消费投诉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了解到,过去的2024年,全国消费者协会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36174件,与去年41550件相比,有明显下降。

但值得关注的是,“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据中消协透露,近段时间以来,有大量消费者投诉反映一些“汽车服务公司”以保险公司名义对外销售“统筹保险”,消费者一旦购买此类“统筹保险”,将面临多重风险。

中消协:商品细分领域投诉前十位

从全年走势来看,虽然投诉量增速有所下降,但汽车产品已经进入消费纠纷新常态,这表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维权意识在逐步提高,投诉渠道也更加畅通,汽车消费领域的矛盾逐渐常态化显现。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投诉维权也随之增多。汽车类投诉平台车质网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收到汽车产品投诉总量达173168件,较上一年度增长2.6%,其中,新能源车的投诉占比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

在2024年汽车的投诉类型中,质量问题、服务问题等问题的投诉数量严重增加。服务投诉数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近50.8%,投诉集中在一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相比之下,投诉数量和综合问题比例明显下降。

除此之外,质量问题依然是投诉重点,但占比较2023年有所下降。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比上涨33.3%,占比提升5.7个百分点,问题点集中在“价格变动”上。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仪表台开裂、转向卡滞/大方向沉重、变速箱顿挫/电脑板故障等;服务问题主要包括:新车价格变动、实车与宣传不符、不按约交车/不退定金、变相收取费用这几类。

从2024年整体数据来看,新能源市场投诉相对集中。据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成为投诉量同比涨幅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仅从车质网公布数据来看,2024年插混车型的投诉量超过3.6万件,较2023年增长15.1%,其中过半数投诉集中在服务问题。

而黑猫大数据中心联合黑猫投诉平台发布的《黑猫投诉2024年度汽车领域投诉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该平台汽车领域投诉量近2万件,同比增长63.4%。具体从投诉类型来看,主要体现在降价、厂商宣传的服务或权益与实际不符以及汽车零部件损坏或故障等问题。

虽然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但从各投诉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车企处理效率却有所提升。2024年品牌回复率达到该平台近5年新高,48个品牌回复周期缩短至24小时内(自主品牌占六成)。尤其是临近315期间,各车企对各种投诉案例解决态度变得更积极了。

小结:

回顾2024年的中国车市,有车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供不应求;亦有车企销量难以为继,被迫停工优化调整产能;更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强势发展,重塑着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和市场竞争格局。进入2025年,中国车市的竞争依然在继续,而且强度丝毫没有减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徐海东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2025年全年汽车销量在329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2890万辆,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访问次数: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