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次踏入花鸟鱼市是在何时吗?或者更确切地说,你最后一次听到关于花鸟鱼市的新闻是什么时候?对于许多人而言,花鸟鱼虫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印记。然而,随着广州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北京官园花鸟鱼虫市场、保定东二环花鸟鱼虫市场等知名市场的搬迁或关闭,那个曾经熙攘热闹的花鸟鱼市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花鸟鱼市的起源与变迁。
01花鸟鱼市的没落
► 市场变迁与影响
花鸟鱼虫市场,这一独特的市井文化现象,最初并非以一个明确的商业概念存在。而是由一群在街巷间穿梭的小贩们逐渐发展而来,他们或售卖鸽子、鹦鹉等鸟类,或售卖鸟笼、金鱼缸等养宠器具,甚至还包括一些旧货文玩和生活用品。 市场由市井文化发展而来,承载着市民的乡愁记忆,但城市建设使其逐渐搬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商贩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摊位,而其中专门售卖花鸟鱼虫的商家则汇聚成了当地的花鸟鱼市。这一演变过程,在各地都上演着相似的场景,成为花鸟鱼虫市场发展的一个共同模板。
► 花鸟鱼市的文化氛围
千禧年前后的花鸟鱼市,可真是热闹非凡。那时,市场就位于繁华的闹市之中,吸引了无数街坊邻居。 曾经是都市中热闹的文化体验,吸引大量市民,并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茶余饭后,中年男子们喜欢闲逛至此,老大爷们则提着茶杯、鸟笼悠然自得,而刚放学的小孩们也常来凑热闹。市场内,荧光斑马鱼闪着绿光,鹦鹉们叽叽喳喳,还有各种小猫小狗、稀奇爬虫,让人目不暇接。不仅如此,那些开业、乔迁的人们也会来挑选绿植、发财树等装饰,而成绩优异的小孩更是吵着要买小金鱼作为奖励。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中,花鸟鱼市档口一间紧挨着一间,商品琳琅满目,古董字画玉器等更是增添了市场的文化氛围。
02花鸟鱼市场的兴衰原因
► 生活环境与市场边缘化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这些陪伴着一代人成长的老街花鸟鱼市也逐渐面临着拆迁整合的命运。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高楼和崭新建筑的不断涌现,刷新了城市的面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花鸟鱼市商贩们不得不逐渐搬迁到更大的花鸟鱼虫市场中去,例如北京的官园花鸟鱼虫市场、广州的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以及天津的中环花鸟鱼市场等。 城市化进程使市场失去传统受众,现代生活环境不再需要这种市场形式。这些新市场不仅规模更大,而且设施更加完善,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 商业模式与互联网影响
在生活水平飙升的大趋势下,随着过去十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商及新兴商业模式渐占市场,替代了传统的花鸟鱼虫市场的人流。在商业模式上,城市新社区中涌现出许多曾专属于花鸟鱼虫市场的鲜花店、宠物店,吸引了原本属于花鸟鱼市的人流。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和网购的盛行,花鸟鱼虫市场的人流更是大幅减少。
生活水平飙升,花鸟鱼虫市场渐显疲态。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清晰,花鸟鱼市逐渐从街坊中消失,新生代人群很少接触甚至完全不了解花鸟鱼虫市场,导致市场缺乏新鲜血液,受众出现断层。同时,街道的焕然一新和家庭空间的整洁,也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踏入脏乱差的花鸟鱼虫市场,进一步缩减了其受众群体。